<p> </p>
<table style="WIDTH: 770px; HEIGHT: 101px" border="0" cellspacing="1" summary="" cellpadding="1" width="783"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valign="top">
<p class="zw" align="center"><img border="0" alt="2013.11.15档案馆党员一行赴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学习1" width="577" height="433" src="http://www.dangan.shu.edu.cn/Portals/402/gzdt_img/2013.11.15档案馆党员一行赴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学习1.JPG" /></p>
<p class="zw" align="center">2013.11.15档案馆党员一行赴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学习1</p>
<p class="zw" align="center"><img border="0" alt="2013.11.15档案馆党员一行赴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学习2" width="577" height="433" src="http://www.dangan.shu.edu.cn/Portals/402/gzdt_img/2013.11.15档案馆党员一行赴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学习2.JPG" /></p>
<p class="zw" align="center">2013.11.15档案馆党员一行赴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学习2</p>
<p class="zw" align="left"> <font size="4"> 11月15日下午档案馆党支部组织党员到“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学习。<br /> 历史上的“中共四大”是在上海虹口区东宝兴路的一处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假三层的石库门民居内召开的,随后便迎来了五卅运动等大革命高潮。然而,四大原址却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毁于日军炮火。1984年经当时参会并任大会记录的郑超麟现场确认,会议遗址终又展现在世人面前。现在的中共“四大”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绿地公园内,建筑面积为318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由序厅、主展厅、影视厅和副展厅等组成,弥补了建国前在国内召开的6次代表大会唯有“四大”没有建立正式纪念馆的遗憾。<br /> 中共四大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领导权问题;第一次提出工农联盟,指出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者;她也第一次将中共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了“支部”,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个支部”。这一系列问题提出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高潮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br /> 初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迎面看到的是一组工农联盟大型雕塑,革命士兵、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和妇女的英勇形象栩栩如生。雕塑后的屏幕播放了关于介绍中共四大的三分钟视频,让参观者对中共四大有了直观的了解。<br /> 随后,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一幢两层楼的石库门建筑的“情景再现区”。一楼是四大会址的缩微模型,随着狭窄楼梯登上二楼,则是当年四大的会场格局。<br /> 走出石库门建筑,我们走进了主展厅。主展厅分为三个部分:“时局与形势”, “筹备与召开”, “发展与高潮”,通过文字、照片、实物等珍贵史料并结合现代化多媒体的展示手段让参观者清晰了解了四大召开前后的历史环境,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不懈探索。<br /> 最后,我们参观了了主题为“红色足迹-中国共产党在虹口”的副展厅,回顾了1919年-194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在虹口的主要活动。<br />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四大纪念馆主展厅中有一部分关于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的内容。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为发展、宣传马克思理论,培养革命干部,发展国民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上海大学是中共四大召开后展开的五卅运动的先锋队。<br /> 上海大学档案馆一直注重对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史料的收集与整理。2013年5月,由我馆主要筹办的《日新其德 止于至善——于右任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大学图片展》在上海大学图书馆二楼展出,此次图片展引起了我校师生的热烈反响。<br /> 参观中,我们巧遇了中共四大纪念馆赵丽老师,其母亲王家贵同志曾与蔡锡瑶同志一起编撰出版了第一本有关老上海大学的著作:《上海大学(1922-1927)》(1986年版),颇有渊源。当她得知我们对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所做的资料收集工作以及举办的图片展后,随即表达了与我馆共建的美好愿望。赵老师当场提出,愿意提供纪念馆二楼的临展场地,由我馆提供资料与素材,举办一场关于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的临时展览。并相约商谈两馆共建事宜,加强馆际交流,共通有无。<br /> 参观结束后,我馆所有党员纷纷表示此行收获颇丰。不仅是因为通过参观,我们对党的光辉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重新接受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同时,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宣扬老上海大学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承革命火种。</font><br /><br /></p>
</td>
</tr>
</tbody>
</table>
<p> </p>